The Empathy Cycle

The Empathy Cycle

Barrett-Lennard的老文章,討論同理的歷程。

在這個文章當中,同理的歷程包含5步驟

  1. 同理者(Em)主動注意到被同理者(Ex)自我表露的訊息(經驗、期待、希望、或是相信同理者能有所回應)
  2. 同理者覺察或是感受到了被同理者所直接或是間接傳達的,並在自己內在形成理解
  3. 同理者向被同理者以某種溝通的方式表達自己所覺察感受到的經驗
  4. 被同理者接收到了同理者的回應,並感受到同理者傳遞的某種程度的理解
  5. 被同理者繼續進行自我表露,其中也包含了對於同理者回應的迴饋,可能包含兩種類型
    1. 對同理者回應的內容(第3步驟中)的確認或是修正
    2. 感受到了同理者的同理建立了關係
  6. 如果被同理者接著繼續進行自我表露,並有新的訊息產生,那麼便會再回到第2步驟,否則便完成了一次同理的歷程。

在上述步驟中,第3~5都涉及了同理心的運作,但是運作的對象和內容是不同的,Barrett-Lennard將其分作三個階段。

  1. 第一階段:這個同理心是在同理者的內在運作的,同理者達到理解、共嗚的內在歷程
  2. 第二階段:這個同理心是同理者試著表達,將理解到的與被同理者溝通
  3. 第三階段:這個同理心是被同理者感到被同理

Barrett-Lennard將第三階段也加入在同理的歷程當中,我想是因為在心理治療的過程當中,治療師與個案雙方都是不可或缺的。在其他領域是否要加入或許可以討論。若只從治療師的角度來看整個歷程的話,第4步應該要跟第5步結合,進行被同理者是否感受到同理的確認。

這個歷程值得參考!

references

Barrett-Lennard, G. T. (1981). The empathy cycle: Refinement of a nuclear concept.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, 28(2), 91–100. https://doi.org/10.1037/0022-0167.28.2.91